近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获奖名单,我校艺术学院孙海芳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关于考古成果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报告”荣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二等奖,这是我校在国家部委奖项上的又一新突破。

考古成果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考古学研究服务“国家需要”的学术所需,也是国家民族工作的现实之举,更是解决实践教育中“两张皮”、形式化、碎片化、硬融入等实际问题的有形抓手。该研究经查阅文献与田野调研,以“考古叙事”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相关教育内容建构与实践环节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在内容建构方面,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大一统思想、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贡献、“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五个专题,夯实并建构教育内容体系。在实践探索层面,提出需加强教师群体在考古通识方面的培训,以公共考古进校园、课程思政及善用新媒体等方式拓展多元化的“有效”之举,切实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由国家民委评选,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民族工作部门和相关单位、科研院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据悉,本次共评选出获奖调研报告260篇,其中一等奖25篇,二等奖50篇,三等奖80篇,优秀奖105篇。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提升科研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能力,多篇调研报告被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统战部、陕西省文化旅游厅等部门采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次获奖不仅是对学校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学校民族工作研究的激励。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相关领域研究,不断推动更多高质量咨询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供稿单位:科研处;文:袁菁、孙海芳;图:袁菁;审核:杨霞、崔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