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征瑞象迎新岁,山舞银蛇庆早春。乙巳蛇年春节前后,我校国际师生积极参与我省和我市各类新春民俗活动,深度体验非遗中国年的热闹氛围,祝福来年和和美美、巳巳如意。
国际专家教师DE STICKERE ROBIN(比利时籍)、HAMOEN SABERI(荷兰籍)、MINO ANDRIANTSIMAHAVANDY(马达加斯加籍),国际学生GHAFUROVA MIJGONAKHON(塔吉克斯坦籍)等应邀参加陕西国际传播中心《相亲相爱》视频拍摄,与秦腔、剪纸、红拳等非遗技艺传承人共唱一首《相亲相爱》,通过歌声传递四海一家亲的美好祝愿,共贺蛇年新春。国际学生GHAFUROVA MIJGONAKHON(塔吉克斯坦籍)还参加了国传中心举办的《春节融媒直播》活动,学生在永兴坊非遗文化大使的带领下,体验了各类陕西传统美食及泾阳茯茶,深度体验并宣传春节传统民俗。

寒假留校国际学生在发现西安栏目组的带领下,参加《画蛇添福》系列活动,分享各自在华过年经历,体验春节贴窗花、逛大集、蒸花馍、打铁花等民俗文化,沉浸式体验浓厚的迎春活动,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体会春节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国际学生DANIELA LOPEZ ALVAREZ(古巴籍)跟随三秦都市报记者体验春节期间送灯、贴春联、扫房子、包饺子等民俗文化。她表示,通过体验各类民俗文化,进一步加深了对春节的理解,将她在课本里学到的知识、看到的文字活了起来,让春节变得更立体、更有意义。
国际学生GHAFUROVA MIJGONAKHON(塔吉克斯坦籍)受邀参加陕西电视台丝路春晚节目录制,她与其他嘉宾一道献唱歌曲《丝路同欣》,共同回望古丝绸之路连接世界的伟大壮举,祝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未来惠及更多国家,使之实现欣欣向荣与心心相通。

香港大公报记者在春节前夕到校采访留校师生,与师生共贺新春佳节。国际学生MOHAMED NABIL LAMLOUM ALI(埃及籍)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就春节年俗而言,都让人眼花缭乱。要了解中国要从春节开始,要了解春节必须从体验年俗开始。”俄罗斯籍国际专家教师OLGA DUBKOVA表示:“在中国过春节很有意义,人与人的沟通虽然有语言的不同,但开心、快乐的情感却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人们沟通最好的桥梁。”

乙巳蛇年春节期间,学校不断拓展平台、多方联系,组织留校国际师生共同参与我省和我市各类新春活动,让国际师生深度体会并向世界“诉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核心精髓,也为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搭建坚实的沟通桥梁,努力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供稿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文/图:胡海洋;审核: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