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武受邀参加大外、天外、北二外主办的三场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并做主旨发言

近日,大连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兄弟高校先后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年会等活动,校长吴耀武应邀参...[详细]

西外要闻

首页   > 西外要闻   > 正文

我校团队荣获2023年度“文明实践看陕西”专项实践活动优秀项目

 发布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        

近日,共青团陕西省委公布了2023年度“文明实践看陕西”专项实践活动评审结果,我校“乡村振兴青春志,西树青年报国行”实践调研团实施的“‘枣’花乡里说丰年,文化生态谱新篇”专题调研项目荣获2023年度“文明实践看陕西”专项实践活动优秀项目。

据悉,该项目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推动广大青年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下,由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面向全校理论社团招募成员,团队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23人。实践调研团通过实地调查、交互研学、交流分享、志愿服务等方式,于暑期在榆林佳县开展专题实践调研活动。调研团坚持着奔着问题去——走进泥河沟村的农业文化遗产,抓着典型看——探索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带着答案回——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奔着问题去——探索泥河沟村农业文化遗产。在农村现代化背景下,为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路径,调研团在泥河沟村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泥河沟村是全国首批、陕西第一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调研团从教育、生态和文化等角度出发,探寻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抓着典型看——探索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为深入了解泥河沟村的发展现状、产业发展特点以及乡村治理模式等方面的情况,调研团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开展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大家深刻地感知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感悟到以枣之精魂为核心的红枣文化,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厚黄河文化,找到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路径。此外,调研团在佳县第一小学举办了“大手拉小手——寻‘枣’之旅”的双语交流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种子。调研团还与团县委联合举办“青春无悔·向西寻梦”的交流分享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研团从多方面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现实路径。

带着答案回——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调研团与泥河沟村所在的朱家坬镇签署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搭建起长期的合作桥梁。同时,调研团撰写了近4万字的《农村现代化视域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究—以佳县泥河沟村千年古草园为例》调研报告,得到了佳县人民政府的采纳,并在2023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评省级优秀调研报告。活动受到包括学习强国、中青网等在内的中省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实践服务效果显著。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青年是文化振兴,乃至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西安外国语大学“乡村振兴青春志,西树青年报国行”实践调研团将承担起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用青春激情点燃文化传承的希望之火。同时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在实践中育人,在守护文化根脉中贡献青春力量。未来,团队成员将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道路,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为传统农业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贡献青年力量,相信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泥河沟村必将绘就出更加绚丽的乡村画卷!

(供稿单位:校团委、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图:“乡村振兴青春志,西树青年报国行”实践调研团;审核:王娜、马少辉、张亲霞)

媒体西外

更多

西外校报

更多

西外广播

更多

学校地址: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编:710128 电话:86-29-85319274 传真:86-29-85319000

陕ICP备05001583号-1, 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

站长统计-当前在线: 0 位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