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建设运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以《西安外国语大学:实施“123”领航工程,大力推进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为题对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典型经验报道,充分展示了我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

全文如下:
西安外国语大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聚焦队伍配备、能力提升、成长发展、考核激励等,连续出台《西安外国语大学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暂行办法》《西安外国语大学专职辅导员职级晋升及聘任办法(暂行)》《西安外国语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2024年获批陕西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学校以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加强辅导员工作研究、强化政策引领与典型示范为抓手,实施“123”领航工程,进一步整合资源,建成辅导员培养、发展、学习和科研的一体化成长平台。持续推进学校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
构建一个培训体系,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
一是明确培训导向,聚焦工作实效,以解决实际问题和个人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月聚焦一个主题,通过“理论学习+政策法规学习+业务提升学习+案例分析”的模式,实现“问题导向-系统学习-总结复盘-经验输出”的精准化培训。二是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实现培训全覆盖,开展新选聘辅导员业务工作培训、全体辅导员专题培训以及资深辅导员成长赋能培训;每年实现校内培训全覆盖,年均培训达80学时,年均至少选派6名辅导员参加教育部、教育厅培训,构建“国家-省-校-院”四级培训体系。三是建立“五个一”的培训制度。建立辅导员培训档案,实行1个年度培训计划、每学期1次集中培训、每月1次专题学习、1次辅导员个体赋能沙龙、1次案例分享,确保培训全年不断线、不断档。
搭建两级赋能平台,推进学习型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两级辅导员工作室平台建设。高质量建设好省级辅导员工作室-红心工作室,2024年培育建设第一批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促进团队梯队化发展,推进“1+6+N+P”社区育人模式,累计立项31项,近三年培育孵化厅局级精品项目2项,课题5项,鼓励辅导员将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转化为科学实践研究。二是搭建教学实践一体化平台。建设劳动教育、军事理论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四门课程教研室,累计70名辅导员担任兼职教师,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构建“说-听-评”系统教学教研体系,有效促进优秀教学案例和教学典型的推广。1名辅导员荣获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风采展“闪亮风采教师”称号。
实施三项深耕计划,推进建设辅导员发展支持体系
一是实施“赛事育人”深耕计划。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省级及以上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办好“辅导员思政微课大赛”“辅导员优秀案例评选”“辅导员工作优秀主题班会评选”等辅导员校内赛事,印制《西安外国语大学优秀主题班会设计》《西安外国语大学优秀工作案例》,打造共同学习、共同训练、共同育人的校内交流互鉴品牌活动。二是实施“示范引领”深耕计划。开展育人成效先进典型暨优秀辅导员评选,发掘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近三年,1人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省级优秀辅导员3人,校级先进典型暨优秀辅导员20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塑造辅导员职业形象,增强辅导员的荣誉感。三是实施“骨干赋能”深耕计划。打造学习型、奋进行的辅导员团队,建立以“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资深辅导员+年轻辅导员”为主体的高质量学生思政工作治理团队,聚焦重难点问题,形成工作经验。2024年,辅导员队伍新增1名副高职称辅导员,累计获批教育部课题4项,陕西省民委优秀案例1项。
学校将持续坚持以筑牢队伍信念根基为基石,打造一只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工作业务精、热爱教育事业的辅导员队伍;以构建队伍发展体系为支撑,通过整体统筹、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助推辅导员个人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支持体系;以实现队伍育人成效为导向,多措并举引导辅导员坚守思政教育阵地,回归育人初心,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原文链接:https://www.sizhengwang.cn/a/dxjy_sxjy/250422/2088414.shtml
(供稿单位:学工部·学生处·武装部;文:王晓青;图:学工部·学生处·武装部;审核:单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