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庆祝第十六个国际中文日,汉学院・中亚学院于4月22日上午在雁塔校区举行 “非遗体验活动暨校外指导教师聘任仪式”。三百余名师生齐聚一堂,通过丰富多样的非遗表演与文化体验,共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汉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崔鹏、院长庞晨光、通识教育学院·体育部院长高野等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开幕式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李仲秋主持。

开幕式上,巴西留学生与腰鼓爱好者带来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陕西红拳研究会的各位老师展示了刚劲有力的红拳表演,现场气氛热烈,赢得阵阵掌声。庞晨光在致辞中表示,非遗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留学生朋友零距离领略非遗的魅力,感受非遗背后的中国智慧,点燃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帮助每一位留学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用非遗搭建友谊之桥,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随后,吴崔鹏、高野、庞晨光为多位文博专家与非遗传承人颁发“校外指导教师”聘书。


非遗体验活动现场共设立书法、红拳、茶艺、剪纸、中医、中国结、画脸谱及安塞腰鼓八个文化体验专区。书法区,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留学生们手执毛笔,一笔一划书写汉字,感受方块字的神韵;剪纸区则展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巧,一张张红纸在剪刀下化作栩栩如生的图案;中国结编织区洋溢着喜庆氛围,师生们亲手制作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结;脸谱绘制区则让大家领略了京剧艺术的魅力,色彩斑斓的脸谱图案传递着不同角色的性格与故事;红拳教学区吸引了众多武术爱好者,他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基本招式,感受中华武术的刚柔并济;宋代点茶体验区重现了宋代茶文化的雅致,从碾茶到点汤,每一个步骤都展现了传统茶艺的精妙;中医按摩区则通过专业医师的现场演示,让师生了解中医经络养生的智慧;吹糖人与画糖画区热闹非凡,学生鼓起腮帮轻吹的同时,老师通过捏、搓、压、挑等动作,塑造出各种造型;喜欢糖画的学生亲手用小汤勺舀起溶化的糖汁,以勺为笔,趁热在石板上一气呵成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

本次国际中文日通过丰富的非遗体验活动,让国际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汉学院・中亚学院将持续助力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搭建更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让中文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助力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供稿单位:汉学院·中亚学院;文/图:宋蕊妍;审核:吴崔鹏、庞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