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外

首页   > 媒体西外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以文载道提升国际话语权——“中国历史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暨陕西省社科界第十五届(2021)学术年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1-12-25      浏览次数: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电(记者 陆航)12月11日,“中国历史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暨陕西省社科界第十五届(2021)学术年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本次高层论坛的发起人、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教授主持会议。

坚持正确的译介传播观

对外话语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自我陈述以及采取的话语实践活动。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和持续性的创新。“国家翻译实践”是学界适应当前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国家翻译能力提升而展开的理论创新探索。“我们应实现中国立场与国际表达的有机统一,突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主体性和原创性”。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翻译》杂志主编杨平编审立足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内涵、对外话语体系译介与国际传播实践、对外话语体系的理论构建三个方面,以外文局具体翻译实践为案例,介绍了当前中国对外话语的译介与国际传播面貌。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译审表示,当今时代,翻译的历史使命在于“延续传统”。在对外文化的翻译和传播中,我们既要坚持翻译的国家立场,又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适时转变话语体系,以免造成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浙江大学资深教授许钧立足于文化自信立场,强调译介要注重文学特质的保存,不求一时变通。他提出,中国文学的稳健译介与传播要坚持正确的译介传播观,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他者,同时保持自身特质,倡导双向交流,多方共赢的传播理念,加强对外传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以“采撷与送与”为题探讨了文学译入和译出的不同路径,以翔实的数据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译入和译出实践,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了中国20世纪小说译介传播模式。他认为,译入是采撷,是有意识的选择的作为,有利于摄取、融入、内化、再生;译出是送与,不能仅从输出方去替代对方的需求,而应考虑对方需求,我们应有他者立场、考虑对方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彭青龙基于中外人文交流角度,从国际传播中的问题导向、内容设置、学科领域、人才素养、人才培养路径、关键环节配置等方面探索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途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政立足“自我”“他者”视域,对比总结了《法显传》六个英译本的西传之旅,并结合佛学译介提出五条西传启示。

“文学作品的译介方式、西方读者的解读模式和接受取向关系到作品的海外命运”。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以英语世界的贾平凹为案例,探讨了文学外译的接受取向与本土化、世界性反思。他提出,我们应对中国文学进行比较文学解读。贾平凹乡土叙事的“象外之意”,贾平凹的文学理念等系列问题,超越了单纯对翻译的思考,聚焦于如何更有效地推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对我们进一步探究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意义有重要启发。

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强化理论创新意识,有利于推动国际传播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教授通过梳理翻译研究的不同范式,结合当前翻译理论与实践,对比话语等效与政治等效,提出了“翻译话语等效”涵盖面更广、更符合时代要求、更具可操作性的观点。他从翻译对象、翻译内容、翻译方式、翻译主体四个方面以生动的案例展示了翻译话语等效的实践运用。

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西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胡宗锋认为,地域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子系统,其译介是我们向世界呈现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地域文学成果丰硕,文学传统深厚。以陕西为例,柳青、路遥等人组成的作家队伍被称为“文学陕军”,其作品是了解和研究现代中国的文学范本。对这些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可成为世界各国读者阅读中国的重要文本和途径,有助于国外读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全面地了解中国,促进中外的文化交流。我们的文化作品外译不仅要满足外国读者的审美和阅读期待,也要保持中国文学的鲜明特色,让国外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真实的中国,以期实现中国文学在外语世界的跨文化重构。这些年,胡宗锋和团队主要成员罗宾·吉尔班克翻译的作品涉及陕西作家的小说、散文、剧本和诗歌等,未来还将加大力度和广度,翻译秦腔剧本和有关陕西非遗、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国民俗、中华传统美德的作品。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副会长、西安外国语大学原校长户思社教授从文学本体、文学译介、陕西文学译介三个层面聚焦新时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传播中的情感共鸣,提出陕西文学对外译介应加强顶层设计,翻译介绍文化陕西、现代陕西、创新陕西以及优秀的当代陕西文学作品。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以湖南师范大学的实践创新为案例,提出了翻译学科和传播学科融合发展的建议,阐述了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站在时代的高度,加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构建起以政治话语为意识形态主导,学术话语为学理支撑,形成“以我为主”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传播矩阵,完整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翻译在新时代需要新使命和新范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程维教授从“破”“立”并举探讨了国际传播中翻译的角色与问题意识,提出“破”即破除跨文化传播壁垒,扭转不利的国际传播状态,尤其是媒体的社论应艺术地引导舆论,通过与西方媒体的对话、交锋回应挑衅;“立”则需要确立“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并兼顾译入语表达规范,立标并立言,准确阐释重要概念和术语,从学理上讲清楚中国道路。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王启龙表示,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都迫切需要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外语类高校在国际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学校和学科发展定位与传统,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通用语种建设力度,“以文载道”,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交叉融合的新型学科和专业体系,努力为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会议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心、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院承办。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历史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议题,聚焦新时代外语类高校与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学译介传播实践、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翻译专业教师能力发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等多个领域,探讨了如何“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如何加快构建中国对外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建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为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连接四海、对话中外、会通文化提供坚实的学理和智力支持。

相关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112/t20211225_5385096.shtml

媒体西外

更多

西外校报

更多

西外广播

更多

学校地址: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编:710128 电话:86-29-85319274 传真:86-29-85319000

陕ICP备05001583号-1, 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

站长统计-当前在线: 0 位 ,后台管理